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

一定发3.0-一定发3.0APP-一定发APP官网

一定发3.0,一定发3.0APP,一定发APP官网

Date: 2021年1月11日2021年1月10日 Author: admin Comments: 0
  • Category 一定发3.0APP

城市隧道最难“穿越之旅”完成:世界首例大盾构成功穿越运营高铁

城市隧道最难“穿越之旅”完成:世界首例大盾构成功穿越运营高铁

 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(记者 魏晞)1月10日消息,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的苏州市桐泾路北延工程,于9日完成城市隧道史上最难“穿越之旅”——大直径盾构顺利穿越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高铁。

  过程检测数据显示,累计沉降量未超过1毫米,这是世界施工建设史上首例大盾构穿越运营高铁的“最难案例”,也是在解决城市发展需求过程中激发出的涵盖设计、施工、装备制造“一揽子”方案的成功案例。

  该工程位于苏州站西侧约2.1公里,线路全长2490米,是苏州“十三五”期间计划重点打通的中心城区南北向“断头路”。

  这里本是跨越城市的最长南北主干道,却成为苏州十年南北互通困难的“槽点”。主要原因在于:打通这条路面临穿越万顺楼、报恩禅寺等古建,还有山塘河和运行中的沪宁城际高铁、京沪铁路、北环快速路等重大风险点,并且都集中在短短400多米距离内——盾构掘进,30米即侧穿万顺楼等文保建筑,118米下穿山塘河,这些在建设史上均属于顶级难度。

  更重要的是,工程前方305米,就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之一沪宁城际高铁,每隔3分钟就有高铁迅速驶过,有半点偏差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自2017年2月起,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整体策划、全力推进桐泾路北延工程项目,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攻关。桐泾路北延工程采用直径13.25米大断面泥水盾构下穿沪宁高铁桥梁,而中国国内目前下穿高铁桥梁均为直径约6米的盾构隧道。采用大直径下穿高铁桥梁,首先要确定最优下穿位置。桐泾路位于苏州老城区中心,山塘河景区两侧控保建筑物多,交通组织复杂,接线困难,隧道路线方案控制因素多,可以说是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。

  同时,高铁桥梁下作业空间仅有4米,要在4米净高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来保障大盾构通过,此前国内外均无类似施工技术案例。铁五院成立攻关组开展理论模型研究、新型结构设计、精准施工控制和全过程风险防控研究,创新性研制了“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机”及相关技术,填补了国内外施工技术空白。

  最终,在项目组前后十余次与铁路、规划、道路、环保、文物、电力、河道等管理单位对接,对多个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之后,采用浅埋盾构隧道方案开启短距离、深埋浅的“穿越之路”被敲定。

  1月9日,在桐泾路北延工程穿越沪宁城际施工现场,中国国内多位行业专家、学者共同见证最后一根隔离桩被钻入沪宁城际桥下,左线大直径盾构隧道已顺利穿越沪宁城际下方,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小于1毫米,标志着苏州阻隔十年之久的“断头路”最难节点已经打通。

  该工程计划于2022年建成通车,将大力改善千年姑苏的区域交通条件。(完)

【编辑:周驰】

文章导航

Previous Post 北京多站最低气温突破建站以来1月上旬历史极值
Next Post 国会骚乱后首次公开露面 特朗普美墨边境墙且“毫无悔意”

The section contains widgets

近期文章

  • 李氏大药厂分拆兆科眼科赴港IPO 眼科赛道真的遍地黄金?
  • 外资险企市场份额截至去年11月升至7.67% 政策推动下仍有望提高
  • 陕西:三原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系11岁儿童
  • 雄安新区居住证实施办法和积分落户办法出台
  • 国会骚乱后首次公开露面 特朗普美墨边境墙且“毫无悔意”

近期评论

    文章归档

    • 2021年一月
    • 2020年十二月
    • 2020年七月
    • 2020年六月
    • 2020年五月
    • 2020年四月
    • 2020年三月

    分类目录

    • 一定发3.0
    • 一定发3.0APP
    • 一定发APP官网

    功能

    • 登录
    • 文章RSS
    • 评论RSS
    • WordPress.org

    The section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copyright and first-level footer navigation

    Copyright 2019